重要事实
• 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威胁生命的疾病,通过受感染的蚊虫叮咬传播给人类。
• 2013年,疟疾估计导致58.4万人死亡(不确定范围为36.7万至75.5万人),其中大多数是非洲儿童。
• 疟疾可防可治。
• 疟疾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加强大大减少了许多地方的疟疾负担。
• 来自无疟疾地区的无免疫力旅客在感染后病情会特别严重。
根据2014年12月发布的最新情况估计,2013年约有1.98亿疟疾病例(不确定范围为1.24亿至2.83亿),有58.4万人死亡(不确定范围为36.7万至75.5万人)。自2000年以来,全球疟疾死亡率已下降47%,世卫组织非洲区域降幅达54%。
大多数死亡发生在非洲儿童中,那里每分钟便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。自2000年以来,非洲儿童疟疾死亡率估计下降了58%。
疟疾是由疟原虫属寄生虫所致。这些寄生虫通过被称为“疟疾病媒”的受感染按蚊叮咬进行人际传播,主要在黄昏至拂晓期间叮咬。
人类疟疾有四种类型:
? 恶性疟
? 间日疟
? 三日疟
? 卵形疟
恶性疟和间日疟最常见。恶性疟致死率最高。
近年来,还发生了人们因受到诺氏疟原虫(东南亚一些森林地区发生的猴疟疾)感染而罹患疟疾的一些病例。
传播
疟疾仅通过按蚊叮咬传播。传播严重程度取决于寄生虫、病媒、人类宿主和环境等有关因素。
世界上约有20种按蚊在当地繁衍成灾。所有这些主要病媒物种均在夜间叮咬。按蚊在水中繁殖,每种按蚊有其各自偏爱的繁殖地点,例如有些喜欢在小水洼、稻田和动物踩踏后留下的泥潭等淡水蓄积处滋生。在按蚊生命周期较长(使得寄生虫有时间在按蚊体内完成发育)和按蚊偏好叮咬人类而不是其它动物的地方,传播更为严重。例如,非洲病媒按蚊生命周期长,且特别喜欢叮咬人类,这是造成大约90%的全球疟疾死亡病例集中在非洲的主要原因。